
在阅读此文之前,麻烦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,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,感谢您的支持!
前言
- “我所采访的世界领导人中,没有一个能像邓这样坦率、深入的谈论历史问题。”
1980年,法拉奇在结束对邓小平的专访后这样说道。
但在邓小平刚复出时,外界却始终有“邓小平是东方赫鲁晓夫”、“他想拆除毛主席纪念堂”等声音。
从容说实话
1977年7月16日的人民大会堂里,当邓小平缓缓走入会场时,全场代表立刻报之以雷鸣般的掌声。
自此之后,邓小平全面恢复领导职务,带领全国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。
在这重要关头,自然国外也少不了对此的关注。
或许邓小平本人都没有想到,他的复出会在国际上引起如此大的争议。
因为从世界历史上看,尤其在社会主义国家中,换一届领导改一次主义可谓是司空见惯。
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苏联,斯大林去世后,其继任者赫鲁晓夫对斯大林之前政策的态度,给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带来了不小的影响。
同样的,赫鲁晓夫下台后,勃列日涅夫也如法炮制了赫鲁晓夫的做法。
就连越南开国领袖胡志明去世后,其继任者黎笋也开始向苏联靠拢,对长期以来的好朋友中国刀兵相向。
所以邓小平全面恢复工作后一时间引起了各国媒体的纷纷议论。
刚刚恢复领导工作的邓小平,对于这些国际舆论自然是知晓的,只是国内的恢复与建设令他实在分身乏术,故当下并没有做出任何回应。
1979年,中央决定由邓小平、胡耀邦主持起草《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》。
这份文件的精神在于总结建国以来,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历史经验,对指明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方向具有重大指导意义。
外媒也很快捕捉到了这一信息,只是他们的侧重点则放在了其他方面,当时甚至有传言称“邓小平计划拆除毛主席纪念堂”。
几乎在同一时间,意大利记者法拉奇也提出要采访邓小平。法拉奇以问题尖锐、言辞犀利而著称,此举可谓是来者不善。
她曾采访过三十多个国家的元首,其中大部分都在接受采访时掉入了她精心布下的陷阱,从而说出一些不合时宜的话语,在国际社会上引起巨大轰动。
就连基辛格都被法拉奇怼得无地自容,他曾如此评价道:“接受法拉奇的采访,是我一生中最愚蠢的决定。”
所以当时中央办公厅的很多同志都劝邓小平,不要接受法拉奇的专访,邓小平稍加思索后却说道:“见一见吧,让我看看她到底有多厉害!”
有了中国官方的答复,法拉奇于1980年来到中国,并顺利得到了邓小平的接见。
那是邓小平复出后第一次接受外国记者的专访,故而不仅是法拉奇,就连其他国外媒体都十分重视。
不过法拉奇却临时动了个心眼,她要求这次的专访必须是独家专访,不能有任何中国和国外媒体在场。对于这种要求,中央办公厅也予以批准。
在邓小平接见法拉奇的现场,除了两人之外,只有时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的钱其琛以及一名翻译和一名记录员。
亲切的寒暄问候之后,法拉奇立马抛出一个尖锐的问题:“毛主席像会一直挂在天安门吗?”
这个问题问的角度堪称刁钻,表面上是在询问画像,实则是在探询邓小平对于毛主席的评价。
不过显然这个问题并没有让邓小平感到为难,他几乎没有思考便说道:
